87、签约 (第2/3页)

好书推荐: 系统让我去算命

虽然20万港币不是一笔大投资,但是依然举办了一次签约仪式,毕竟是一次象征意义的外商投资。象征意义比实际意义要大。

签约仪式的时候,市里的相关领导、中科院的相关领导都有出席,那么电视台和报纸的记者自然是随同。

在李和的授意下,沈道如当场宣布向中科院捐赠10万港币,用于支持国家的科学事业。

这就叫刷好感度吧。

沈道如就这样上了一次报纸封面,也当了一回爱国港商。

不过接下来的影响,都让沈道如和李和两个人始料未及。

沈道如所住的建国宾馆门口,已经让各家科研单位堵得水泄不通。

人家计算机所... -->>最新章节!

算机所能搞合资,为什么我们不能?

我们也要挣外汇啊!

我们的专利不比计算机所少啊,说白了,大家都是缺钱,缺外汇,每年国家下拨的科研经费就那么一点,当然要学着计算机所搞自力更生了。

搞科研项目是有付出的,没有钱也不可能搞出什么名堂。

李和把那一长串的名单拿在手里,采油工艺研究所,金属压力加工研究所,玻璃搪瓷研究所,化工部乳胶工业研究所,寄生虫学研究所,甚至外地的研究单位都有,包括什么四钏维尼纶厂研究所,萍乡烟花鞭炮科学研究所。

李和仔细数了一下,居然有123家。

他感觉压力有点大,每一家都是非常不错的合作对象。

但是这些合作对象无一不是奔着外汇来的,他们都是要求出口,李和哪里有这个本事啊。

至于合资搞内销?

十之八九人家都不乐意搭理你。

李和无奈的对沈道如说,“都推脱了吧,每人送个小礼品,不要得罪人,现在合作不了,以后还有机会,通信方式都留着”。

沈道如借用宾馆的会议室,给了各家研究所一个统一的答复,“各位迫切合作的心情,我也非常理解,可是大家要知道,这么大的事情我是一个人作不了主的,我需要回香港跟总公司开会报告,希望各位理解我的难处,我相信我们后面一定会有机会合作”。

然后给每个人送了一两样小礼品,这些可都是用外汇券从友谊商店买的。

各家本来抱着热情的态度来的,听了沈道如的话,好像一盆凉水浇了下来。

什么叫有机会?都能听出这是敷衍的态度罢了。

不过也只能这样了,他们能有什么办法,难不成还逼着人家合资不成?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