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5、感念 (第2/3页)

好书推荐: 逍遥药仙

李志接了烟,划着火柴却先给李和点着了,然后道,“我想跟你借点钱”。

李和还没说话,李志又慌忙补充道,“主要是两个孩子明天就开学了,我也是没辙了”。

李和道,“要多少?”。

“三十块,是不是有点多?十五也行,我秋收卖了麦子立马就还你”。

李和道,“你家俩孩子都初中了吧,俩孩子够争气的”。

李志来找他借钱也很正常,农村日子紧巴,这两年的显著变化就是填饱了肚子,但是肚子填饱了,接踵而来的是上学、医疗、结婚等一系列大事,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熬的。能有一百块存款的人家都是少见,何况一次性还是借二三十。

眼下村里出外工作的也就他和希同才家的闺女希捷,看着都是有稳定收入的人。

希捷是个女孩子,又是外姓,李志是不可能去找她借的。

“谁说不是呢,俩孩子年龄都挨得太近了,一个初三,一个初二,要不我也不能这么着急。都考上了初中,成绩都还行,我也不能说不让他们念了。我供上了,将来他们考不上也怨不着我”。

&nbs... -->>最新章节!

sp; 李和摸摸口袋,出门一毛钱也没装,顾着李志面子也不好大喊大叫去找李隆要,就道,“三十块我有,我晚上给你送家里成不。出来干活没装钱”。

李志得了李和的话,就高兴的走了。

王玉兰问,“李志干嘛来了?”。

李和说,“说孩子明天开学没学费,从我这凑个数”。

王玉兰道,“那咋没来问俺呢,你借没?”。

“我口袋现在没装钱,晚上给他送过去”,李和摸不清王玉兰什么态度。

“那就歇工了给他送过去。你高二那会,有一年冬天你大姐去学校给你送馍还送了钱记得不?”。

李和摇摇头,太过久远了,哪里还记得具体时间。上高中的时候,吃不起食堂的,一般都是从家里带馍馍,用水泡开了吃,再奢侈点的就从食堂打个五分钱的菜汤。

王玉兰道,“那俺记得清楚,担心你在学校没钱又吃不饱,就去人家借钱,你二婶子都没借呢。后面你秋芬嫂子把家里的鸡蛋在公社卖了二块钱,借给了俺。后面不就你大姐给你送馍馍的时候一起带过去了吗”。

秋芬嫂子就是李志的媳妇,李和想不到背地里还有这么一个大人情。潜意识里他总是不愿意去回顾不堪的过往,甚至提都不愿意提,王玉兰要是不说,他又从哪里晓得。

李和道,“那我知道了,晚上给他送钱过去”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