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94、句句挫心 (第2/3页)

好书推荐: 系统让我去算命

两个人虽然心有疑惑,不过并没有多问,也没有多说。

处在他们这个位置,言多必失,只能看破而不能说破。

王涛问,“三十万吨的聚乙烯项目在国外不算什么,因为美国,意大利这些国家至少都有一两座年产2000万吨的工厂,目前全球化工行业并不景气,明显是供大于求!

而国内,目前连一座年产30万吨的聚乙烯相关的化工厂都没有,国内面临的短缺很大,为什么不能在国内建呢?”

他就搞不明白了,国内还在短缺,而国际上明显就是供大于求,为什么还要火急火燎的做这个赔钱生意?

王主任也把眼光望向了李和,想看看他怎么解释。

>最新章节!

>

李和道,“国内和国际实际上得分开看,不能一概而论,也不能主要看经济利益。

咱们还是要从整个化工行业的战略层面看,参与马来西亚项目,咱们会得到什么,失去什么?

好处显而易见,如果建成,不但可以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,而且还能从国际项目合作中吸取先进经验和技术,到时候反哺国内化工建设。

我说句难听的,在国内低水平重复性建设,能耗大、环境污染严重、工艺技术落后、产业布局不合理等化工项目,并没有多大意义。

而且盲目重复建设必然会加剧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,延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,造成资金和资源配置上的巨大浪费。

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,势必导致这些行业和相关企业经营困难。”

实话实说,句句挫心。

王涛沉默不语,好一会儿才道,“李总真是高瞻远瞩,佩服!佩服!”

“抱歉,王总,得罪之处,还望海涵。”李和朝着对方拱拱手。

王主任这次主动的拿起桌子上的烟,不过没有让王涛帮点烟,而是自己接过来,自己啪嗒一下点着了,烟圈中那双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显得更细小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