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立冬 陛下何时换的砚台 (第1/4页)

无罪的圣旨下后不久, 赵家的人便来到刑部将赵千檀接回去。

这半个月里,人在里面多少是吃了苦头的,即便是受罚, 也不会在身上就留伤痕。

秋风徐徐,落叶飘零, 在刑部堂外,赵家的马车已等候多时。

赵千檀衣衫单薄, 肩披一件外衣从门中走出, 看似毫无损伤, 却面色苍白。

他目光瞥向立于前方的青年,白衣卿相,肃正清雅, 正是手握六部职权的卫玠,神情淡漠,仅是奉旨放赵千檀出狱。

赵千檀眸色微暗,很快又恢复平静,缓缓走上前去, 停在卫玠身前, 淡笑道:“可惜,还是出了这刑部大门, 真是多谢近来丞相大人的关照了。”

卫玠侧首睨向他, “赵世子金贵, 刑部哪能留得住你,只是下次可莫再来了。”

赵千檀笑意未减, 回道:“丞相大人还是多关心令弟,这山高水长,北疆到京都远着呢。”

言罢, 赵千檀收回了目光,不再多言,行到马车前,提衣上车。

马车左右皆是赵家护卫,为首的那人道了声退,马车缓缓行驶而去。

卫玠神色略沉,收回目光,留下刑部郎中处理剩下事宜,便转身离去。

卫顼的事,他已派谍网司的人去暗查,尽量以最快的时日得到消息。

区区几日间,闻墨已将密信呈来政事堂,北疆近来纷争不断,卫顼负伤休养,皆一一认证,之前朝堂上李太尉所呈的军报无误。

赵千檀出了刑部大牢,摄政王也应会将卫顼送回京都,快的话,一个月后能入京,由李太尉的人护送,到时卫玠需派人前去接应。

回到政事堂的书案处,卫玠靠着椅背,闭眼轻歇,桌上的文书奏折尚未过目。

秋忙,各部事务繁多,各地区的州府秋贡特产,听闻近来番邦进贡的紫蒲萄深得陛下喜爱。

***

前谍阁首尊之子流落于北疆的消息,很快就从朝内传出了宫门,听闻卫二夫人知晓后,欣喜得差点背过气,如今日日念着卫顼回京。

为表宽慰,萧扶玉派人走了一趟卫府,这卫顼说起来,她是见过几次,皆是尚为太子之时。

待登基之后,卫顼便下落不明,只知前世从周国得知,此人早已不在人世。

萧扶玉都不甚清楚此事,所以对此人的记忆便也不深刻,卫玠虽是个闷葫芦,鲜少表达情感,但他却是个重情之人,自然会将卫顼的归京放在心上。

这个月里,霍府热热闹闹的办了婚事,筹备几个月,算是将那薛姑娘娶入了府中,敲锣打鼓的尤为热闹。

萧扶玉本想换身私服前去瞧瞧,卫玠却没让她去的机会,倒是第二天的时候,给她带了几个喜糖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