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五十五章 京城记忆 (第1/3页)

山河千里国,城阙九重门。不睹皇居壮,安知天子尊。

这句诗适用于每一座国之都城,长安,汴京,金陵,哪怕是临安,都是金碧辉煌,雄伟壮阔,都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鼎盛辉煌。

而燕京城,姜寻有几百年没来过了,上次来,还是因为的追着一只鹁鸽而来的,那是鸽子中的一种,黑白相间的,有的是头白身黑,有的是身子雪白,头颈却是黑的。

而当年姜寻遇到的那一只却是通体漆黑如墨,胸前还有一块红色酷似心形的羽毛,非常的奇特。

这种鸽子用于食疗,有解药毒,治恶疮、疥癣、白癜风的功效,即便是它的屎,都被称之为左盘龙,同样有治疗头痒生疮,带下排脓等功效。

而这只罕见的黑色鹁鸽估计更是功效非凡,而且已经通灵,就连姜寻抓了几次都没有抓到,后来更是让它直接飞入了红墙之内。

姜寻追过去才发现,那原来是一处鹁鸽房,豢养着很多鹁鸽,这家伙是想玩一招藏木于林,鱼目混珠。

不过它的特点太过鲜明,在一群白鸽中,它是那么的醒目,可就在姜寻要抓它的时候,一群人就冲了上来。

在元代蒙古人统治时期,在这元大都中很多蒙古贵族都喜欢饲养动物,在这京城中就建立了很多诸如虎城、象房、豹房、鹁鸽房、鹿场、鹰房之类的‘动物园’,这种风气也传到了明朝。

而姜寻追来的鹁鸽房,还是属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豹房的一部分,算是帝王的行宫禁地了。

也因此,姜寻认识了之朱厚照,很有个性,也是很精明的一个人,世人都说他荒淫无度等类似的评价,多半都是带有故意污蔑的性质。

造成皇帝被污蔑的原因有两点,首先就是文官集团,早在汉朝,武帝独尊儒术,利用儒家思想,开启了皇权至高无上统治思想,对外打击匈奴,对内分化压制诸侯势力,做得非常好。

只是后来天下三分,地方氏族门阀势力和军事贵族再次兴起,在魏晋时期达到巅峰,甚至拥有改朝换代的力量,直到唐代一代女皇武则天登基上位,颠覆传统,以铁血手段极大的打击削弱了门阀力量。

奈何到了宋代,因为赵匡胤得位不正,心里发虚,所以重文轻武,导致了门阀地主的代表文官集团不断做大,文彦博更是说出了,皇帝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,而非与百姓共治天下。

自古以来皇帝为天子,带天牧民,至高无上,何曾与其他人‘共治’一说?

可弱宋大怂啊。

中间虽然经历了辽金元,但到了明朝,文官集团再次做大,可偏偏总有励精图治的皇帝想要打压文官集团,分散他们的利益与百姓,明武宗是其中最狠的,他将自己搬出紫禁城,将豹房打造成了新的权利中枢,远离大臣们的束缚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