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八十五章 猴子耍师傅 (第1/3页)

看着宋雯馨在给鱼开膛破肚,姜寻笑了笑,从旁边拿起一小袋面粉。

宋雯馨诧异的问:“你这是干嘛?”

“回去给那树妖化个妆。”姜寻笑着说:“给它打扮成你的样子,然后带着它去赴鸿门宴,这样就不会有人背地里找你麻烦了。”

宋雯馨挑了挑眉毛,她不仅对东洋的二次元,以及西洋的超级英雄题材感兴趣,更是看着自家的传统神话故事长大的,所以,她好奇的问:“好像比丘国中那傻叉国王,要吃孩子的心,后来又要吃唐僧的心,然后孙悟空和唐僧互换,各自变成对方的样子,猴子就特意撒尿和泥,做成面膜糊在了唐僧的脸上才变得。

我总觉得这是猴子在故意戏耍唐朝和尚,他想改变一个人的容貌,还用得着撒尿和泥做面膜吗?”

提起这部名著,姜寻很有感触,因为当年吴承恩找他询问过相关素材,因为当时姜寻正在参与金瓶梅一书的编纂。

其实在宋之后,姜寻就不太愿意和文人打交道了,得位不正导致重文抑武,将文官集团,乃至整个士林文人的地位都抬得太高,再加上仁宗那样的窝囊皇帝,被大臣喷一脸口水都没脾气的主儿,更是助长了文官集团的气焰。

这股风气蔓延到了整个社会,慢慢形成了一种,文人说的都是对的风气,直接导致理学的兴起,形成了刻板的教条,束缚人的思想,也影响了后世文人故步自封,空谈经典的源头。

不过在明朝时期出了一个新的圣人,有打破这种刻板教条束缚的机会,这就是王阳明的心学流派。

虽然最后心学也被歪曲了,但那时候姜寻也是很感兴趣的,而当时包括吴承恩,兰陵笑笑生在内的诸多科考不得志的举子,很多都是心学弟子,或者受其影响,一来二去姜寻也就认识了他们。

至于他们的作品,不管是西游记也好,金瓶梅也好,其中都充斥着对当时嘉靖朝官场腐败,皇帝昏庸无能,贪恋女色,迷恋修仙的嘲讽。

所以此时宋雯馨说起,也勾起了姜寻的回忆,他笑着解释的:“猴子撒尿和泥,糊和尚一脸,有一般是操作要求,有一半确实是逗弄和尚,原因是和尚之前的一句话。

比丘国的国王听了妖精的话,要吃一千一百一十个小儿的心以求长寿,后来孩童被救,妖怪继续蛊惑,要他吃唐朝和尚的心。

当时可是把这又弱又孬的和尚险些被吓尿,当即恳求猴子哀告说:你若救得我命,情愿与你做徒子徒孙也。”

“哦?”宋雯馨显然和大多数人一样,只看过影视剧而没读过原著,吃惊的问:“和尚还有这一出吗?”

“哈哈,那和尚其实就是昏聩无能,软弱孬怂的典型,只是仗着自己的后台而成为领导的。”姜寻笑着说:“所以,尽管他恳求猴子救命,还许诺做猴子的徒子徒孙,但这反而让猴子更生气,因为这就是傻叉领导遇到棘手的事情找手下帮忙,而迫不及待的胡乱许诺画大饼。

猴子清楚的知道,即便自己帮了和尚渡过难关,他也不会做自己的徒子徒孙,该是师傅还是师傅,该是领导还是领导。

所以,猴子才撒尿和泥糊他脸上,算是出口恶心,是对这种领导的嘲讽。”

宋雯馨也大笑起来,看来这种破事儿古往今来从未断绝过呀:“那你说猴子也迫不得已又是什么意思?”

姜寻刚才虽然急着要走,但宋雯馨总是话题不断,他始终稳稳的站着,面对微笑,没有丝毫的不耐烦,耐心的解释,管他什么敌人嚣张,树妖化形,都不及眼前和媳妇聊天最重要。

“因为变化之术并非是万能的,说穿了其实就是障眼法,只是与民间的戏法高明几分而已,但本质是想通的。”姜寻说道:“比如隐身法,其实就是遮光术,用真灵之气遮住折射到自己身边的光,制造一片黑暗地带,让对方的肉眼看不到就是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